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 “ 窗口 ” 是
a .珠海 b .深圳 c .汕头 d .厦门
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 1980 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了第一批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开始起步,其中深圳发展尤为显著,由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迅速发展为现代化大都市,被认为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 “ 窗口 ” , b 正确;据此分析 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
识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图一人物是 ________ ,他将蒸汽机变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使工业革命更快地向纵深发展。经过这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 “________ 时代 ” 。
(2) 图二人物是 ________ ,他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 “________ 时代 ” 。
(1) 瓦特(全名也可) 蒸汽(蒸汽时代)
(2) 爱迪生(全名也可) 电气(电气时代)
【解析】( 1 )
根据题干信息 “ 他将蒸汽机变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使工业革命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 可以判断,图一人物是瓦特,瓦特 1776 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 “ 万能的原动机 ” ,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经过工业革命,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2 )
根据题干信息 “ 他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 ” 可以判断,图二人物是爱迪生。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而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和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在运动中,甘地倡导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法庭、学校以及采取总罢业、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其特点是非暴力不合作。故答案为正确。
下列航海家中,始终认为自己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 “ 印第安人 ” 的是
a .迪亚士 b .达 · 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c
【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从 1492 年开始,哥伦布先后四次西航,发现美洲。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 “ 印第安人 ” ,即印度人。 c 选项符合题意;迪亚士远航非洲的好望角, a 选项不符合题意;达 • 伽马到达印度, b 选项不符合题意;麦哲伦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d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是
a .《罗密欧与朱丽叶》 b .《神曲》 c .《蒙娜丽莎》 d .《天方夜谭》
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作品。 b 项正确;《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排除 a 项;《蒙娜丽莎》是达 · 芬奇的作品,排除 c 项;《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改革是
a .农奴制改革 b .明治维新 c .彼得一世改革 d .大化改新
d
【详解】根据题干再结合所学, 6-9 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推行改革, 646 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 大化改新 ” ,改革的内容在政治上是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大化改新后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d 项正确;农奴制改革和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的,排除 ac 项;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排除 b 项。故选 d 项。
2 世纪时,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把地中海变成其 “ 内湖 ” 的帝国是
a .罗马帝国 b .波斯帝国 c .查理曼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a
【详解】根据材料 2 世纪时,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把地中海变成其 “ 内湖 ” 的帝国,再结合所学, 2 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 “ 内湖 ” , a 项正确;波斯帝国是公元前 550 年 - 公元前 330 年,排除 b 项;查理曼帝国是 8 世纪时期,排除 c 项;阿拉伯帝国是 632 年 -1258 年,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 种姓制度 ” 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建立这种制度的国家是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希腊
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古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 种姓制度 ” ,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c 项正确,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 .东方红一号 b .神舟一号 c .神舟五号 d .神舟七号
a
【详解】 1970 年 4 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 东方红一号 ” 顺利送人太空。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a 符合题意;神舟一号、神舟五号、神舟七号是宇宙飞船, bcd 排除。故选 a 。
为了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 “ 一国两制 ” 构想的是
a . 毛泽东
b . 邓小平
c . 周恩来
d . 江泽民
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1984 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 “ 一国两制 ” 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即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b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b 。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文献是
a .《查士丁尼法典》 b .《人权宣言》 c .《拿破仑法典》 d .《权利法案》
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文献是《权利法案》,此后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 项正确;《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排除 a 项;《人权宣言》是 1789 年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排除 b 项;《拿破仑法典》是 1804 年在拿破仑推动下颁布的,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1953—1956 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 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d 项正确; abc 项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排除。故选 d 项。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a .朱德 b .彭德怀 c .聂荣臻 d .刘伯承
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彭德怀, b 项正确;朱德没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排除 a 项;聂荣臻没有领导抗美援朝战争,排除 c 项;刘伯承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没有领导抗美援朝战争,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947 年夏,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b .百团大战
c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 .解放南京
a
【详解】 1947 年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把战场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a 项正确; 1940 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排除 b 项; 1947 年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属于人民解放军战略防御的事件,排除 c 项; 1949 年 4 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927 年 8 月 1 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a .广州起义 b .安庆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南昌起义
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 1927 年 8 月 1 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南昌起义,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d 项正确;广州起义是指 1927 年 12 月 11 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排除 a 项;安庆起义是 1907 年由光复会成员发动的反对清廷的武装起义之一,排除 b 项;黄花岗起义是 1911 年 4 月 27 日,黄兴领导的一次武装起义,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c
【详解】根据材料再结合所学可知 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c 项正确;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自强求富的运动,排除 a 项;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没有推翻清王朝,排除 b 项;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 1895 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使得帝国主义对华侵略进入到政治上瓜分中国、经济上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 项正确; 1842 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 a 项; 1860 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 b 项; 1901 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 .德国 b .意大利 c .奥匈帝国 d .沙俄
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费一兵一卒,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 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 项正确;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1662 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左宗棠 d .林则徐
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明清之际,民族英雄郑成功于 1662 年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b 项正确;戚继光是明朝中后期抗倭英雄,基本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排除 a 项;左宗棠是晚清大臣,曾亲自率军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排除 c 项;林则徐是晚清大臣,于鸦片战争前夕主持虎门销烟,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405-1433 ,率领船队 7 次下 “ 西洋 ” 的人是
a .郑和 b .甘英 c .班超 d .卫温
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 郑和在 1405 年到 1433 年间,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 a 项正确;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是第一个到达波斯湾的中国人,排除 b 项;班超出使西域,排除 c 项;卫温是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发现台湾,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查看答案
单次付费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单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无限次 49.99元